(双击鼠标滚屏浏览)       【
字体放大
】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关于在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全省社科研究系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宣文[2005]87号)精神,为切实搞好学院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结合我院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学院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发[2005]29号文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合起来,大力增强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促进我院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二、主要任务
1、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著作,学习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指导意义,深入领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当前思想理论领域的形势,坚决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和观点,积极应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挑战,始终保持思想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切实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实效。
2、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学、科研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深刻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社会现象、把握历史规律的根本指南,是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回答重大社会问题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指导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方法。要自觉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中,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有力工具和根本准绳,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现象、解决思想理论问题、指导教学科研的能力。
3、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文风、学风、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增强树立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文风、学风、作风建设的有关论述,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文风、学风、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思想修养,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把哲学教学、学术研究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把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统一起来,自觉树立和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4、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一批影响教学和科研的突出问题。要紧密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重点解决好学院办学方向的问题,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使用的问题,教师在专业课堂、各类讲座、报告会、研讨会上宣传与马克思理论相抵触的错误观点的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治学与育人相结合的问题,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问题,等等。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切实促进我院教学工作的繁荣发展。
三、参学对象
学院参学对象为:全体教职员工。
四、时间要求及方法步骤
根据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我院“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从现在起至今年年底。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现在起~10月30日)。学院及各支部要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职工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职业道德。
第二阶段:思想分析(11月1日~11月31日)。由支部牵头召开思想分析专题会,紧密联系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联系我国、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实际,特别是紧密联系学院及本部门、本岗位工作实际,重点围绕以下问题有选择地谈认识和体会:1、如何正确看待当前思想理论领域的形势?2、如何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3、如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4、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因素有哪些?5、应该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6、哲学社会科学界应该如何为中心和大局服务?7、当前到底需要怎样的学风和文风?8、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建立怎样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如何建立这样的职业道德规范?9、学院教职工应建立怎样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如何建立这样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阶段:建章立制(12月1日~12月30日)。要针对社科教学和研究及其他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使开展学习教育的过程成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和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过程。各支部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学习教育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出来,形成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
五、基本要求
1、明确方向,突出重点。要把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重点,既要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深刻内涵,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现象、解决思想理论问题、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要坚持个人自学与开展研讨学习交流相结合,坚持学习思考与撰写学习体会文章相结合,强化学习理念,确保学习教育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并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2、积极稳妥,注重实效。要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科研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解决问题,力求实效。在学习教育活动中,要做到“争做争创”和“六个有”:“争做争创”即每位教职工要争做岗位能手,各系、部、处室要争创先进集体,;“六个有”即个人要有读书笔记、有心得体会,系部要有一堂优质课、有座谈会、有报告会、有学习活动。
3、统一安排,相互促进。要把学习教育活动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以学习教育的成果促进工作,以工作的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效果。
4、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院已成立“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并将深入了解支部组织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及时编发简报,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各支部要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确保学习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开展起来,并用时总结学习中出现的好典型、好经验,每月底前要上报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进展情况,12月15日前要上报学习教育活动总结。
参考资料1:
1、胡锦涛:十六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
4、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
5、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
6、贺国强在学习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座谈会上的讲话
7、在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8、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
12、胡锦涛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报告
1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
14、《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读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年11月)
15、《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中国实言出版社,2003年7月)
16、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17、周济部长在教育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18、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
19、胡锦涛: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20、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 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21、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参考资料2:
1、《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 (孙正聿著,人民出版社)
2、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 (学习出版社,1995)
3、学习江泽民同志“四个如何认识”论述辅导读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中国实言出版社,2003年7月)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学习出版社,2003)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2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读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11月)
8、《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导读》 (陈代昌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9、《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 (刘炳香著,中国方正出版社)
10、《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 (袁贵仁著,人民出版社)
11、《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若干重大思想理论问题》 (刘海藩、王怀超、朱满良编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贾华强、马志刚、方栓喜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4月)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干部学习读本》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